欢迎您访问大理州第二人民医院
联系方式 关注微信公众号
全国免费服务专线 0872-2181449
健康教育 温馨提醒:大理州第二人民医院医资力量雄厚,拥有技术精湛、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为患者健康保驾护航。 返回
【心理防疫站】应对新冠疫情的 “心理处方” 返回上一级
发布时间:2020-02-17

毫无疑问,我们国家目前面临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是一个重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面对如此重大的负性生活事件,由于新型冠状病毒应激源的不确定性,对生命安全广泛而严重的威胁性,以及人们对其认知的缺乏,会让民众愈发感到紧张,进入高度应激状态,产生心理反应,出现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如恐惧、焦虑、敏感、易激惹、烦躁不安、抑郁沮丧、悲观失望、敌意、愤怒等,严重者甚至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为减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所致的心理伤害,2020年1月2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发布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要求将心理危机干预纳入疫情防控整体部署。



恐惧心理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尤其是其传播速度之快、传播面积之广,很多人会因为病毒在传播性和致死性上的未知而产生恐惧心理,会担心肺炎疫情降临到自己或家人身上,不知道疫情什么时候是个头,不知如何应对,惊慌失措。有许多人为了应对眼前和未来的困难,反而会因为焦虑而比平时更加精力旺盛。这种对于疫情的恐惧心理,属于正常的应激反应,它能够提高我们对疫情的的重视,以便及时采取防范措施:每天固定时间测量体温;如果有与传染病疫区病人接触史,做好自我隔离;一旦发现自己发热应及时就医。


疑病心理:随着疫情在全国各地的蔓延,各地陆续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被确诊以及疑似病例的增加,一些人会因为病毒和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对自己或家人的卫生情况和身体健康情况有着更多的怀疑,会担心自己已经被感染新型肺炎,甚至会在去医院就诊时怀疑各种检查结果和医生。对于疑病心理,应该注意自身的心理调节,充分利用各种积极的心理暗示,不要疑神疑鬼,胡思乱想,要摆脱多疑情绪,相信医院的检查和医生的诊断。


悲伤心理:随着疫情形势的日趋严峻,死亡人数的增加,一些人会出现悲伤、抑郁情绪,我们可能会对未来感到绝望,对父母不采取防护措施而感到委屈、伤心,仿佛自己无论如何也无济于事,而这些都会令我们感到悲伤,让我们沉浸在痛苦中,觉得对生活失去了兴趣,并变得更容易哭泣。研究发现, 幽默能减少紧张、增加积极情绪, 同时有助于个体得到更多的社会支持, 从而更有效地应对悲伤。


愤怒心理:由于疫情防控的要求,会使原先生活、工作、社交节奏和计划被打乱,部分人会因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患者逃离等不稳定因素,感到烦躁、怄火、愤怒。对于这种愤怒心理,要学会接纳改变,一方面要接纳这些生活、工作、社交的变化,另一方面要接纳我们自己的情绪变化。在疫情的压力下,我们会出现与以往不同的情绪变化是难免的,也是正常的。


焦虑心理:疫情压力和其他压力与事件中,我们的情绪会变得更为波动,变得焦虑紧张,容易受到惊吓、胡思乱想、烦躁。对于这种焦虑心理,心理学家建议一是全面观察自己的情况;二是用心倾听主流的声音;三是保持与家人及外界的联系。可以每天适度关注疫情和了解防护知识,最好安排在每天固定时间,调整生活状态,按日常生活规律生活,注意吃好睡好,养成规律的作息,通过微信、电话、网络与家人、朋友聊天,如果感到不能放松做一做深呼吸、跟着音乐活动身体、做一些平时可以使自己感到愉悦的事情,想一想自己可以做些什么保持身体健康,利用这次待在家中的空闲时间做自己原来没时间做的事情。


侥幸心理:有些疑似病例心存侥幸心理,认为新型冠状病毒不会感染自己,怕被歧视,从而躲避治疗,不愿被隔离留观,频繁转院。侥幸心理,几乎人人都有的一种心态,这种心态会使人相信通过某种偶然的不确定事件的发生而使自己获得意外的收益或者躲过某种确定可以出现的灾难,是一种与事情的常态发展相违背的心理预期。对于这种侥幸心理,要正确面对,服从大局安排,按照规定报告个人情况,隔离留观是为人为己采用的必要的保护措施,只有通过密切的观察,才能及早发现病情,及早得到治疗,及早康复,避免影响他人。


倦怠心理:由于疫情的持久存在,长期处于压力中,容易使人过度疲劳和紧张,激情逐渐减退,甚至耗竭,不少人会出现倦怠心理。对于倦怠心理,要注意劳逸结合,安排适宜的放松和休息,保证充分的睡眠和饮食,学会自我调节,必要时可寻求专业的心理危机干预或心理健康服务。


面临如此重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上述心理应激反应是正常的,这些反应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建立起来的生存预警和保护机制,可以促使我们更谨慎地做好防范、预防感染。只要我们及时构筑起心理防线,针对心理问题,采取相应的ldquo;心理处方rdquo;,就能够组织起有效的心理防疫,打赢这场阻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攻坚战。



本文阅读量:4718
技术支持:川海数科

Copyright © 2021 大理州第二人民医院(州精神病院)     滇ICP备16002208号-1

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4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