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大理州第二人民医院
联系方式 关注微信公众号
全国免费服务专线 0872-2181449
健康教育 温馨提醒:大理州第二人民医院医资力量雄厚,拥有技术精湛、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为患者健康保驾护航。 返回
【科普】哮喘病人莫忘调心 返回上一级
发布时间:2023-09-23

在不少人的心目中,哮喘就是呼吸系统的疾病,与心理因素毫无关系。的确,哮喘为一种肺部疾病,其特征为可逆性气道阻塞,气道炎症和对多种刺激的气道反应性增高。典型表现为发作性呼气性呼吸困难或发作性胸闷和咳嗽,伴有哮鸣音。严重者呈强迫坐位喘坐呼吸,甚至出现发绀等;干咳或咳大量白色泡沫样痰。部分患者仅以咳嗽为唯一症状。哮喘症可在数分钟内发作,经数小时至数天,用支气管舒张药可缓解或自行缓解。在夜间及凌晨发作和加重常哮喘的特征之一。有些患者可在运动时出现胸闷、咳嗽和呼吸困难。

1725356696582.png

引起气道阻塞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哮喘的气道阻塞由联合因素所致,包括有:气道平滑肌痉挛、气道黏膜水肿、黏液分泌增加、气道壁细胞(尤其是嗜酸性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气道上皮损伤和脱屑。 哮喘的致病和诱发因素比较复杂,心理因素也是其中之一,专家认为哮喘也是一种心身疾病。虽然单独的心理因素不会引起哮喘发病,但它对部分患者哮喘的发生、发展、治疗和预防等方面产生比较重要的影响。而另一方面,哮喘本身也可导致患者产生心理障碍。有时两者互为因果,甚至恶性循环。因此,不可忽视心理因素与哮喘的关系。
    一般认为,诱发或加剧哮喘的心理障碍以愤怒、恐惧、抑郁和焦虑等不良情绪为多见。 哮喘对心理状态同样有不良影响,在临床中哮喘患儿容易出现“心理偏离”,如表现出“病态性格”、“行为失常”和“智力倒退”等现象。这往往是因为病孩备受爱怜,家长唯恐“刺激”了孩子,引起病情恶化或诱使哮喘发作。家长的千依百顺,可使孩子变得感情脆弱、生活懒散,加上缺少或没有同龄的伙伴,性格变得孤僻,很难合群,适应能力较差。哮喘与负性心理互为因果,常常处于疾病发作→恐惧→发作的恶性循环。

1725356710238.png

对于哮喘病人,在使用药物治疗改善气道阻塞的同时,也需要给予心理干预,进行心理调节,以避免心理因素对哮喘发生、发展、转归和预防的影响。首先要进行哮喘一般知识的教育,以使患者克服悲观情绪,树立哮喘可以治疗、可以控制的信心。对于一些年龄较大的患儿,要教会他们自我处理哮喘轻症、先兆症状的办法,鼓励他们总结交流战胜哮喘发作的经验,逐步加强自我控制的能力。    其次,要帮助患者了解可能加重和诱发哮喘的因素,并尽力避免。对他们进行心理教育,避免产生焦虑自卑等不良情绪。    再次,要积极培养患者坚韧的性格,激发他们生活的信心,注意调整好心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尤其是消除焦虑情绪、悲观态度,以避免不良心理状态,影响疾病的治疗。


本文阅读量:276
技术支持:川海数科

Copyright © 2021 大理州第二人民医院(州精神病院)     滇ICP备16002208号-1

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463号